聚焦未来产业新赛道,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办丨直击中关村论坛
春潮涌动,创新澎湃!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市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以“聚智创新 领航未来”为主题,云集海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代表等各界精英共绘蓝图,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变革,搭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平台,洞察时代新机遇,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战略谋划 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致辞中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眼未来产业发展大局,围绕顶层设计、创新引领、集聚发展、支撑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未来产业取得更大的成效。
在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出台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持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大力支持技术攻关,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系统培育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建设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深度探索 构建未来产业发展新格局
未来产业是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撑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推进未来产业规划、布局和培育,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和新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柏杰表示:“未来,我部将结合工作职能,统筹各方力量,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引领、推动集聚发展、优化支撑体系等方面出台系列举措,探索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中国路径。”
聚焦未来产业中新赛道发展情况的最新研究,《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对报告内容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梳理未来产业的514个细分赛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构建了面向2035年的未来产业重点赛道目录,并研判形成了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分别是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元宇宙。
思维碰撞 共话未来变革新趋势
未来产业作为高附加值、强带动性的前沿产业,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能源等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现场来自全球的行业翘楚和专家学者围绕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讨,碰撞思想。
在论坛现场,TAG环球集团研究中心主任、亚太区知识产权总经理韩达,华为公司标准与产业发展副总裁祁峰,蚂蚁数科首席技术官、蚂蚁集团副总裁王维,中国以色列商会会长悠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刘谦,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权,成都哈瑞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Vivendar Sihag,北京北方算力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院长刘秦豫等,围绕未来网络、智能体、人工智能等话题发表了重要演讲,为未来产业的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路径。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