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vs智价比,造车作战下半场,小米华为谁更强?
当汽车行业的竞争步入下半场,智能化成为关键。凭借长期的技术和市场积累,跨界入局的科技领域企业优势尽显。其中,又以小米与华为的竞争最为惹眼。
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超级大厂,小米入局造车,SU7上市即爆款,衍生的高性能版本同样成绩出众,创造了车圈“一炮而红”的奇迹。
而华为则坚持不造车,通过在技术、营销、渠道等领域进行赋能,同样树立了诸多成功案例,如何与华为进行合作,甚至一度成为了车圈的现象级议题。
那么,这场顶流之间的对决,究竟谁更有力?车圈的下半场又会是怎样的终局呢?这还要从两家企业布局造车的核心差异说起。
小米vs华为,就是性价比vs智价比
小米造车,关键词是性价比。从SU7到SU7 Ultra,小米选择把速度驾控做到极致,用以往B级车的价格,做到了顶级的性能表现。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小米汽车在三电等核心技术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供应商的合作研发。并且,在智能化关键领域,小米依靠于外采的高通和英伟达芯片,并在今年2月才进行了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HAD)的全量推送,需要加快步伐。
再来看华为,其关键词是智价比。或许是通信基建起家的基因作用,华为一直坚持不造车战略,而是要做智能车时代的博世,成为智能车背后的底层支撑。
具体而言,在算力层面,华为在车端有自研的昇腾芯片作为算力支撑,在云端算法迭代上,有着自有的超算中心与云服务。
对比之下,小米固然有着极强的市场表现,但在变革时代,核心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凭借对于新能源、智能化核心技术的掌控,华为系车型不仅能够在产品定义、渠道、营销等方面持续进步,更能从技术供应商视角构筑底层优势,构筑真正护城河。
小米后发侧面突破,华为先手正面布局
基于上述逻辑,华为的技术领先又引发了公众新的疑问,面对占据优势的华为,小米造车为何能够一炮而红呢?这还要从两家企业的布局思路说起。
基于较早的时机,华为系入场时所面对的,是一个传统汽车仍占主流,蔚小理刚刚完成淘汰赛,除特斯拉Model 3/Y之外,几乎没有强势智能车存在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华为系作为技术实力的强势方,直接选择市场容量较大的车型细分进行正面作战,就是一种合理且高效的策略。
那么,面对小米的绕后奇袭,坐拥优势技术和优势销量的华为系又该如何应对呢?
显然,坐稳SUV的基本盘,华为系也正在轿车领域强势入局。在25万新能源轿车这个细分领域,刚刚开启预售的阿维塔06就是华为押宝的关键先生。
强势上新,阿维塔06实力见真章
作为早已和华为开启深度合作的品牌,阿维塔此前就已凭借阿维塔11/12/07三款车型积极布局,取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为了布局25万级新能源轿车,阿维塔06更是实力初出众。
再看智能座舱,阿维塔06搭载了鸿蒙4.0车机系统,不仅应用丰富,更能和华为设备实现无缝互联。
而在华为赋能之外,阿维塔06还在座舱内全系配备了同级唯一的前排双零重力座椅,实现了双120°躺姿,均具备加热、按摩、通风等功能。后排头部空间956mm,加之行政级扶手、英国之宝25扬音响系统,能够实现越级舒适。
当然,从0.61的黄金轴长比,到1.36的同级最大宽高比,再到0.22Cd的低风阻表现,以及车外独特的HALO交互屏,作为智美豪华运动轿车,阿维塔06的设计感显然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