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预增 1533

赖清德“卖台跪美”,特朗普却提及“统一”

近期,因应美国关税战,两岸的做法可以说是 " 对比强烈、反差极大 "。

连月来,台积电加码向美国投资 1000 亿美元,民进党当局准备耗资近百亿美元加大采购美国武器、购买 600 吨美国天然气、采购波音客货机等,但极尽讨好美国的台当局没有得到特殊待遇,与美关税谈判并未取得实质进展。

在谈判陷入泥潭之际,岛内新台币汇率暴涨 10%,一度冲破 1 美元兑换 29 元新台币大关。升势引发多方揣测,本地寿险业和出口商恐慌性抛售美元换台币,而台相关金融部门未出手支持市场,令岛内舆论质疑赖清德当局自愿被美国 " 割韭菜 ",放任台币升值,以此用做贸易谈判筹码。

有学者警告说,台湾作为出口导向经济体,若 " 广场协议 " 重演,本地出口商毛利率将一夜间 " 赚变赔 ",极大损害岛内出口企业的经济利益,触发中小企业倒闭潮甚至失业潮。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 14 日的国台办例行发布会上就指出,民进党当局早已 " 高举白旗 "、下跪求饶,所谓与美 " 谈判 " 只是做戏,换来的只会是美方得寸进尺。赖清德宣称要台湾民众 " 吃苦当作吃补 ",其提出的 " 应对策略 " 实际是对美 " 大采购大投资讨好方案 ",是 " 卖台跪美 " 的输诚讨饶。

5 月 14 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周腾 摄)

反观中国大陆,与美国上周末的经贸会谈取得超乎预期的成果。当地时间 5 月 12 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基本取消了 4 月 2 日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加征的关税。

外界认为,在面对货架空空、货柜运输量暴跌与中小企业倒闭等警告下,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关税大幅让步。在中美关税会谈中,中方立场坚定,坚持 " 对等反制 " 原则,展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

多年来,大陆是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地、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关税下降的利好释放,电子行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将迎来发展机会,在大陆经营的台商们也大松了一口气。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近日表示,中美达成贸易谈判,对台湾是件好事,毕竟台湾除了对美直接出口,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透过中国大陆组装,再卖到美国,从近日股市也可看出,金融市场对于美中贸易谈判正面表态。

陈斌华在发布会上对台商发出邀约," 面对共同风险挑战,两岸中国人应携手维护发展权利和民族尊严。我们关切岛内产业、企业面临的困境,欢迎相关产业、企业前来大陆投资、发展。"

中美关系转圜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 12 日在谈到日内瓦贸易会谈成果时提到,谈判成果将有利于 " 统一与和平 ",外界由此猜测谈判可能涉及台湾议题。面对各种猜测,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 13 日称,按照台当局方面目前掌握的情况,中美经贸磋商过程中并未涉及台湾相关议题。

" 统一 " 这两个字,触发了民进党当局的敏感神经。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对直新闻表示,民进党当局之所以过度紧张,恐怕是特朗普讲这个话之前,跟他们没有过任何沟通,因此他们很担心特朗普做出政治决断 " 出卖 " 台湾,把台湾当作交易筹码,在与大陆谈的过程当中直接使用掉,这是民进党当局非常担心的问题。

面临美国关税霸凌的严峻挑战,谁在坚持原则、造福百姓,谁在为一己私利 " 卖台求荣 ",是一清二楚的。有岛内舆论指出,台湾民众对于赖当局因应关税战的印象,竟然只有 " 跪舔 " 二字。

下周二(20 日),赖清德将就任满一年,而近期岛内关于他执政的批评声不绝于耳。关税战期间,民进党当局提出所谓 " 应对策略 "," 大采购大投资 " 讨好美国,要求台湾人要 " 吃苦当作吃补 "。生编硬造 " 脱中入北 " 概念,谎称台湾在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优先位置,桩桩件件的 " 倚美谋独 " 行径,刀刀扎在台湾民众的心上。最新民调显示,79.5% 的民众对赖清德施政不满意。

现实证明,一味 " 卖台媚美 ",只能给台湾民众留下 " 害台毁台 " 的印象。面对关税战,拥抱祖国大陆,才能真正使台湾摆脱困境。